韓明向,1940年11月生,安徽合肥人,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名譽院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創立“虛—瘀—衰老”理論、肺氣虛證三級分度法、心功能不全三治法。共培養博士、碩士、全國中醫臨床優秀人才等共72人。率領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醫肺病學科成功申報當時全省唯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中醫藥重點學科,為安徽中醫藥事業作出突出貢獻。
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教授韓明向臨證治療肺?。矗澳?,學驗俱豐。首倡肺氣虛證分度,完善診斷標準;整體觀辨治咳嗽,巧用活用止嗽散;詳辨咳痰性狀,確立治咳策略;治咳喘常宗新安,固本培元補脾腎;研發肺病方藥,編寫肺病專著。
韓明向,1940年11月生,安徽合肥人,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名譽院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創立“虛—瘀—衰老”理論、肺氣虛證三級分度法、心功能不全三治法。共培養博士、碩士、全國中醫臨床優秀人才等共72人。率領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醫肺病學科成功申報當時全省唯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中醫藥重點學科,為安徽中醫藥事業作出突出貢獻。
1959年,不滿二十歲的韓明向邁入安徽中醫學院(現安徽中醫藥大學)大門,剛從合肥醫學??茖W校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的他,行囊里背著的是西醫學書籍、頭腦里裝著的是西醫學知識,帶著陌生與好奇,他登上了中醫藥學這艘“巨輪”,從此開始了乘中醫傳承之風、破學科發展之浪的遠航,至今他的“航行記錄”已超63年。
抓住機遇靠勤奮
韓明向的求學之路可謂“順風順水”,13歲考入合肥市第三初級中學,是當年全鄉唯一考入初中的學生;16歲畢業時,因成績優異被直接保送到合肥醫學??茖W校學習;19歲時,經組織推薦到安徽中醫學院讀書。在人生每個轉折點,韓明向總能抓住機遇,這緣于他的刻苦努力和家人的堅定支持。
韓明向出身貧苦農民家庭,在5個兄弟姐妹中他是最小的男孩,母親除包攬農活、家務和照料孩子的責任外,還常常通宵達旦紡布、做鞋貼補家用。生活的艱辛沒有消磨母親對孩子的愛,每當韓明向周末從學?;丶?,走到村口總能遠遠地看到母親早已在門外等著他?!澳赣H無私的母愛和勤勞堅韌、任勞任怨的精神,鼓舞我的學習和工作,影響了我的一生?!?/span>
曾是私塾先生的父親通曉傳統文化,常用“懸梁刺股”“囊螢映雪”等古人刻苦學習的故事激勵孩子。盡管兄弟姐妹不是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但他們都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這樣的家庭氛圍,促使韓明向形成強大的學習內驅力,懂事的他明白只有勤奮刻苦才能無愧于舉全家之力供一個大學生的艱辛付出。
大學期間,因買不起課本,韓明向只能課上全神貫注聽講記筆記,課后跟有書的同學借書校對筆記,業余時間泡在校圖書館補充筆記。為了鞏固每日所學,他還養成了復盤的習慣,每晚睡前在腦子里過一遍一天的學習重點,次日早起自習查漏補缺。韓明向自謙道:“我不聰明,是比較勤奮努力那種,笨鳥先飛?!逼谀┛荚嚻骄煽儯梗狗?、大學六年擔任學習委員是對他勤奮努力的肯定。
完成轉變靠興趣
然而,學業的“風平浪靜”下,其實暗藏韓明向心中中西醫思維碰撞的波濤。
盡管,韓明向在合肥醫學??茖W校除了系統學習西醫基礎理論和臨床知識外,也學習了一些簡單的中醫學理論和針灸知識。但當進入安徽中醫學院,“八綱辨證”“上熱下寒”“陰平陽秘”等大量中醫學概念潮水般向他涌來,中西醫“語言”差距之大讓他一時不知所措。
但他沒有選擇調轉船頭,而是乘上了中華傳統文化這股東風,他說“不懂的中醫學概念,我就從傳統文化的角度去理解,一下就通了?!?/span>
僅僅如此,還不足以克服中西醫思維轉變的困難,興趣和求知欲才是斬斷荊棘的利器?!爸嗅t學有現代醫學不具備的優點?!痹缭谡綄W習中醫前,韓明向就不止一次見識了中醫的療效。
1958年,還在合肥醫學??茖W校學習的韓明向由學校安排到安徽淮北袁莊煤礦,負責診所醫療及管理工作。因為經濟困難,當地農民生了病負擔不起藥費。韓明向想到了在學校學過的針灸。他拿出一本針灸圖譜手冊,照著書為鄉親們免費施針?!稗r活繁重,老百姓腰腿疼等疼痛類疾病多,針灸見效很快?!?/span>
一天,一位膽道蛔蟲癥患者疼痛難忍、緊急就診,韓明向選穴足三里、內關、中脘,僅強刺激并留針3分鐘,急癥即緩解?;颊咧斡?,韓明向對中醫之速效念念不忘。
1959年春,皖北發生流行性水腫病,韓明向根據安排去界首縣陶廟區任醫療隊長,開展防控工作。他調查發現,用西藥利尿劑治療,雖然利尿作用強,但副作用也大。而各鄉衛生所醫生采用中藥五皮飲、五苓散治療,都取得了滿意療效,且無不良反應。這次又讓韓明向對中醫藥的療效印象深刻。他不禁想:“若能學貫中西,就能更好地為患者排憂解難?!?/span>
正是這兩段特殊的經歷,讓韓明向心中燃起對中醫學的興趣和求知欲,他堅定了學好中醫的決心,完成了中西醫思維的融合,最終以優異的成績從安徽中醫學院畢業,并留校任職。
有舍有得為理想
“我學醫九年一心就想做一名醫生”,懷揣這個理想,韓明向在中醫內科臨床一線上一干就是幾十年。他常說:“中醫的生命力在于臨床?!?/span>
韓明向望聞問切、辨證施治講求一個“細”字??人灾y治,從“名醫不治咳,治咳必見拙”的俗語中可見一斑,韓明向認為詳辨咳痰性狀對確立治咳之策略尤為關鍵,他從多年的臨床實戰中練就的問診功底,讓錯綜復雜的咳嗽病因無處遁形。
“咳痰色白,清稀量多,咯之易出,無腥臭味,多與淚涕同出,痰冷,遇冷則咳多屬寒痰;痰黃帶綠、黏稠、咯之難出,有腥臭味多為熱痰?!表n明向還指出:但單憑痰的顏色判斷寒熱不可取。如痰雖白,但黏稠難咳出,雖無腥臭味,也為熱痰;若痰黃,但僅在早晨出現,則非熱痰。此外,咳嗽的頻次、時長,患者的情緒及是否有基礎性疾病,韓明向都會一一詢問,對咳嗽精準分類,辨證施治、藥到咳止也就水到渠成。
問診要細致入微,也要講究技巧。有次一位八十多歲的患者就診時無法清楚描述病情,韓明向只問了4個簡單的問題:“哪年哪月出生的???”“今天午飯吃的什么???”“您的老家是哪兒的?”“今天是星期幾???”4個問題問完,他對患者的遠期記憶、短期記憶、認知能力和判斷能力都有了明確的把握,以此判定患者的衰老程度,問診也更精準,進而辨證施治。
堅持用中醫理論指導臨床,韓明向面臨急危重癥也能力挽狂瀾。心功能不全是韓明向早期的臨床研究重點,很多患者在危急關頭都因遇到他而重獲新生。有一天,一患者因胸悶心慌被送至安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就診,檢查發現其患有多源性室性早搏,此病很可能導致室顫,引發心源性猝死,病房隨即下了病危通知。
然而,患者的心律總在使用利多卡因后恢復正常,停藥不久又現反復,眼看西醫的法子不靈了,醫院決定讓韓明向用中醫的辦法治療。
韓明向診視發現患者舌苔黃膩、脈濡滑,判定是肝膽濕熱的表現。他治以清利肝膽濕熱兼瀉其子之火,予龍膽瀉肝湯加苦參、茵陳、黃連等,患者服用后收效甚著。更意想不到的是,停藥后病人心律失常的癥狀也沒有反復,病危的狀況解除了。
“中醫藥能用簡單方法解決大問題,我一直堅持用中醫理論指導臨床,加強中醫思維在臨證中的運用?!表n明向這樣要求自己,也帶動了身邊的醫生。那時,他兼任安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中醫內科秘書,除臨床工作外還負責行政和團隊管理工作,他在科室開展“每日一方”活動,每天早上交班會上,管床醫生講解對患者的中醫診斷、辨證施治方案、處方解析和疾病的歷史沿革等,由主任醫師負責補充。這一做法對加強醫生的中醫思維和科室的中醫特色大有裨益,至今仍有科室沿用。
因在臨床和管理工作中均表現出色,1984年,組織欲任命韓明向為安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在談話中韓明向誠懇表達了自己想繼續堅守大內科做醫生的愿望,因為他從未忘記“學醫九年就為從醫”的理想。韓明向對臨床的執著打動了領導,他得以繼續專注臨床醫生的工作。韓明向也不負眾望,于此后的十年間,在臨床和科研都取得了重大成果。
科研引路 振興內科
20世紀80年代,國家加大對科研的投入,醫院要求各科申報科研項目,韓明向作為大內科副主任責無旁貸。那時,他剛從衛生部舉辦的第一屆全國中醫內科急癥學習班回來,對中醫治療急癥很感興趣,于是申報了關于人參針劑的研究并獲批。
韓明向用實驗動物造出血瘀模型,將人參提取有效成分人參皂苷制成人參針劑,結果發現人參針劑能夠益氣祛瘀,對氣虛血瘀有很好的療效,由此也打破了人參為補氣藥的局限。人參針劑后來成為醫院的院內制劑。
一天晚上,韓明向在病房夜班巡視時,詢問一位慢性腎炎、腎性高血壓患者的情況,住院醫生表示患者狀況良好。然而,不到5分鐘后該患者就突發急癥,病房傳來病危通知。韓明向查看發現患者呼吸困難、有粉紅色泡沫痰,是急性左心衰。對此西醫的處置方法是靜推西地蘭,但這個患者情況特殊,還合并貧血、心臟受損、尿毒癥等情況,用于此患者可能非常危險。
韓明向當機立斷,決定用人參針劑搶救,剛注射一針患者就有明顯好轉,注射三針后,患者呼吸困難的癥狀大為緩解,竟能張口與醫生正常對話。此事對韓明向用中醫治療急癥的信心大為振奮,“人參能提高人體的應急能力,在急危重癥時能夠提高缺血缺氧內臟的耐受能力,治療急癥效果很好?!?/span>
受人參益氣祛瘀研究的啟發,韓明向創立心功能不全三治法,提出該病病機為氣虛為本,瘀水為標,并認為左心衰以氣虛為主,右心衰以瘀水為主,創立治療心衰的益氣、活血、利水法。
后又從氣虛血瘀病機切入,開展了“老年證候調查及延緩衰老臨床和實驗研究”項目,對779例老年人進行證候調查,發現衰老是隨增齡而致的全身、漸進、衰退性變化,提出衰老“氣虛、陰虧、血瘀”理論,并在此基礎上,研制了延緩衰老中藥“寧清泰”,研究成果獲安徽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此后,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延緩衰老專業委員會成立,韓明向擔任首任主任委員,主編《現代中醫延緩衰老學》,并作為唯一中醫人參加第15屆國際老年學學術交流會,在傳統醫學延緩衰老國際學術大會上作特別演講。
除衰老以外,韓明向根據臨床多種內科慢性疾病的“虛—瘀”病機提出了“扶正祛瘀”的學術觀點,如在慢阻肺方面,他認為,虛久必瘀,虛瘀互結是慢阻肺發生的關鍵,虛瘀貫穿該病全過程,依此創制參七蟲草膠囊。
20世紀80年代末,衛生部推動中醫臟腑研究,韓明向又一次抓住機遇,選擇肺病作為研究對象又一次申報成功。根據肺氣衛外、主氣、治節功能減退程度,將肺氣虛證量化,確立三級分度,并創制治療慢阻肺的化痰降氣膠囊、芪白平肺膠囊等有效方藥,獲國家發明專利和新藥臨床研究批件,研究成果獲安徽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有了這一獎項的“加持”,韓明向指導中醫肺病學科獲批全省唯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中醫藥重點學科并任學術帶頭人。
20世紀90年代,醫院因員工住房問題人心渙散,韓明向臨危受命擔任院長,他通過多方努力,為職工增建住房,成立了分房委員會,對職工按打分制分配住房,解決了幾百戶職工的住房問題,新病房大樓也建成啟用,重新樹立了醫院在社會中的良好形象。
人心穩定后,韓明向再次頂住壓力,將中醫內科分化為5個三級學科,開創安徽中醫內科學科分化先河,組織團隊積極籌備,率領中醫心、腎、腦、肺病學科獲批衛生部中藥臨床藥理基地。
有了軟硬件的充分準備,安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一舉通過三級甲等醫院評審,醫護人員的發展有了更高平臺,為醫院今天的規模打下了堅實基礎。
虛懷若谷 溫潤如玉
韓明向自1965年開始從事中醫內科教學以來,獲得過1989年安徽省教育委員會“安徽省優秀教師”稱號、1996年安徽省教育委員會“陳香梅教育獎”、1998年安徽省教育委員會“安徽省優秀教師”稱號、2016年安徽省中醫藥管理局“安徽省中醫藥傳承杰出貢獻獎”等獎項。
桃李芬芳、教澤綿長,他培養的學生也不負重望,在各自領域出類拔萃,引領學科發展。作為安徽省首位中醫博士生導師,韓明向的第一屆博士研究生楊文明現在是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國家區域中醫腦病診療中心負責人、岐黃學者。學生李澤庚是安徽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中醫肺病學科帶頭人。學生劉健是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國家臨床重點??浦嗅t風濕病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中醫痹病學科帶頭人。學生方朝暉是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代謝內分泌科主任,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重點病種糖尿病學術帶頭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中醫內分泌學科帶頭人……
很多人問韓明向,學生們如此優秀,作為老師有什么“秘笈”?韓明向頗為自謙:“我的學生取得這些成績是因為他們自己努力,又有好平臺。我與學生教學相長、相互促進,從他們身上我也學到了很多?!?/span>
“韓老師上課,每一條經文、湯方,他不但能倒背如流,更能將自己的臨床經驗和辨證體會與之融會貫通,相得益彰,富有代表性的醫案不勝枚舉。那些或疑難或復雜的病例,在他用中醫理論講解和剖析下,總能詮釋得深入淺出、清晰透徹?!睏钗拿髡f,韓老傾囊相授、言傳身教,不僅使他在學術及醫療技術上受益匪淺,更讓他懂得了醫者仁心、大醫精誠的意義所在。
“搞學問重要,做人更重要”,韓明向認為教育當以德為先,為醫當生命至上。在學生時代,他就深受老一輩醫家大醫精誠精神的熏陶?!霸谛ER床實習期間,我跟隨楊雨初老先生,他對病人不論貴賤貧富普同一等,對菜農和高級干部一視同仁。在上海畢業實習期間,我跟隨石幼山先生,他看病時精神專注,從不多說一句與疾病無關的話。骨傷患者行動不便,他就在候診室一連詢問十幾個患者的病情,回到診室可以把每個患者的情況清晰地記錄下來?!?/span>
對自己的學生,他一直強調:“做醫生要做個精誠大醫,病人把生命交付于你們,你們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以精湛醫術救治患者。同時要有感同身受的心,大慈惻隱之心,如此方能無愧于醫生的稱號?!?/span>
生活中,韓明向如慈父般的溫暖讓生活有困難的學生如沐春風。
20世紀七八十年代,多數學生經濟困難,每年正月十五團圓夜,韓明向都會邀請不能回家的學生到自己家中吃飯。有學生在寒冷冬夜還堅持在動物房做實驗,韓明向和妻子專門從家里帶著熱騰騰的煮雞蛋送去給學生吃。有學生買不起衣服,韓明向得知后把家里僅有的一塊棉布送給了學生。
盡管這些事連韓明向自己都記不清了,但每每聚會學生們都會提起,他們對老師的感激之情長存心底。
多年來,韓明向一直深受患者愛戴,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治醫師丁小娟說,“正常門診是半天限號25號,但是經常有復診的患者,網上沒有及時能掛到號的,還有外地來的患者,韓老師都會為他們加號,經??吹街形缫稽c多才下班?!奔幢阕\超過5個小時,82歲的韓明向依舊笑意盈盈地面對患者,耐心細致地問診開方。
“從我母親到我,再到我兒子,我們一家三代這么多年都在韓院長這邊看病,對他非常信任?!薄八麑ξ覀兝夏耆耸株P心,看病看得仔細,他解釋得好,他講話我能聽懂?!表n明向不僅以精湛的醫術,更以對患者的仁愛之心、儒醫風范,贏得了患者的信任和依賴。
?韓明向首次提出了肺氣虛證的分度,從不同角度反映了肺氣虛證的部分特征,為全面、客觀地認識肺氣虛證,逐步完善肺氣虛證的診斷標準奠定了基礎。
?韓明向認為,辨痰治咳是呼吸科望診的關鍵內容,對于明確病性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臨床可以分為寒痰、熱痰、濕痰、燥痰、風痰。提出治肺五法,或溫,或清,或宣,或潤,或肅。
首倡肺氣虛分度,完善診斷標準
《素問·經脈別論》言:“肺朝百脈,輸精于皮毛,毛脈合精,行氣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臟?!表n明向認為,肺氣是人體多種生理功能的綜合表現,肺氣的生理功能減退或障礙,臨床上可表現為肺氣虛的多種病機和證候。韓明向通過多年對肺氣虛證候臨床觀察,結合文獻研究,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提出了肺氣虛證的分度,從不同角度反映了肺氣虛證的部分特征,為全面、客觀地認識肺氣虛證,逐步完善肺氣虛證的診斷標準奠定了基礎。
韓明向根據肺氣虛證臨床發生發展的全過程,將肺氣虛證分為輕、中、重度三個階段。肺氣虛證是肺氣多種生理功能減退和障礙的表現,并具有漸進性、階段性、多臟器變化的特征。肺氣虛輕、中、重之間既有病機、病證上的不同,也有發生、發展、演變之間的相互聯系。
輕度肺氣虛證
基本病機是肺的衛外功能或部分主氣功能減退。其臨床特征為反復感冒或久咳痰白,伴有神疲乏力,少氣懶言,惡風或自汗,舌胖或有齒印,脈虛無力。
中度肺氣虛證
基本病機是肺的衛外功能及主氣功能障礙。其臨床特征為輕度肺氣虛一系列表現的發生頻率、持續時間及程度均加重,并必表現有氣短喘促,動則尤甚。
重度肺氣虛證
肺的衛外、主氣及治節功能全面減退或紊亂為基本病機,以致在中度肺氣虛的基礎上出現上不能助心行血、下不能通調水道,氣機逆亂,升降失常。臨床表現為心悸、唇青、舌紫、頸部青筋暴露、尿少、浮腫、腹部膨脹,甚至可見神昏譫語、抽搐、吐瀉等。
整體辨治咳嗽,活用止嗽散
咳嗽是肺系疾病常見癥狀,韓明向臨證多以《醫學心悟》之止嗽散作為治療外感、內傷咳嗽的主方,此方“溫潤和平,不寒不熱,既無攻擊過當之虞,大有啟門驅賊之勢。是以客邪易散,肺氣安寧”。臨證整體辨治,靈活多變,每獲良效,頗具心得。
外感咳嗽
《臨證指南醫案》曰:“蓋六氣之中,唯風能全兼五氣……由是觀之,病之因乎風起者自多也?!憋L為百病之長,韓明向治療外感咳嗽多以祛風為基礎,肺乃五臟六腑之華蓋,居上焦,治上焦如羽,非輕莫舉,故其多喜用輕清靈動之品調理肺氣。
風寒襲肺證 韓明向認為外感風寒咳嗽者,素體陽氣虧虛,貪涼易于感寒,汗后易于受風,癥見咳嗽、咳痰色白質稀,伴頭痛、鼻塞、噴嚏、流清涕、骨節酸痛、惡風、無汗,舌淡苔薄白,脈浮緊等。風寒咳嗽輕證,宜止嗽散加減;若素體肺氣虧虛,復感風寒,則應用玉屏風散加味補益肺氣;若屬風寒咳嗽重證,咳嗽、痰稀,伴頭痛項強、惡寒、發熱無汗,當用三拗湯加止嗽散加減。
風熱犯肺證 韓明向認為外感風熱,或風寒入里化熱,氣機不暢,津氣敷布失常成痰,肺衛失宣,肺氣上逆而致咳嗽。癥見咳嗽頻劇、氣粗、咳痰不爽、痰少黏稠而黃、咳時汗出、喉燥咽痛、流黃膿涕,口微渴,頭痛,或見惡風、身熱等表證,舌苔薄黃,脈浮數。在止嗽散基礎上重用荊芥,配伍金銀花、連翹、黃芩等疏風清熱藥物。
風燥咳嗽證 肺喜潤而惡燥,風燥為病,首犯肺衛,久燥傷陰,肺氣失于潤降而咳嗽。癥見干咳、喉癢、咽喉干痛、唇鼻干燥,無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帶血絲,舌苔薄白而少津,脈浮或浮數。韓明向常以止嗽散去辛燥之陳皮,配伍南沙參、麥冬、玉竹、桑葉、蟬蛻、牛蒡子等養陰疏風藥物。
風痰犯肺證 韓明向認為風痰咳嗽時似無表證,或先有表證,表解后咳嗽遷延不愈,癥見咳嗽突發突止,痰多泡沫或喉癢,痰鳴,苔薄白,脈滑,治宜祛風散邪、止咳化痰。在止嗽散的基礎上合二陳湯,以增強祛風化痰止咳之力。
內傷咳嗽
韓明向認為內傷咳嗽多為邪實正虛、虛實夾雜之證,標實為主者祛邪止咳,正虛為主者補虛扶正止咳。按本虛標實的主次酌情兼顧,且“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內傷咳嗽多伴有臟腑失調證候,故整體辨治,治肺、治肝、治脾、治腎。
痰濕蘊肺證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韓明向認為脾氣虧虛,運化功能失常,痰濕內生,阻于中焦,土不能生金,肺失濡養,肺氣亦虛,治節漸衰而致咳嗽。癥見咳聲重濁、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止,痰黏稠或稠厚成塊,每于早晨或食后咳痰多,胸悶脘痞,嘔惡食少,舌苔白膩,脈象濡滑。止嗽散去荊芥,加款冬花、杏仁、貝母、半夏、黃芪、白術等,以健脾氣、化痰濕、止咳嗽。
肝火犯肺證 《素問·咳論》曰“肝咳之狀,咳劇則兩脅下痛”,肝主疏泄,條達全身之氣機;肺主氣,司呼吸,其宣發肅降之功須依賴氣機之調暢。肝與肺升降相因,氣血相依,經絡相連,故肝疏泄失司,氣機升降失和,肝氣郁結,郁久化火或肝經實熱,循經上擾,犯肺刑金,則肺失清肅而咳。癥見上氣咳逆陣作,咳時面赤,咽干口苦,胸脅脹痛,咳時隱痛,病情每因情緒變化而波動,喜嘆息,舌紅苔薄黃,脈弦數。止嗽散去荊芥,加用桑白皮、地骨皮、黃芩清肺熱,山梔、丹皮瀉肝火,青黛、海蛤殼化痰熱,以達清肝火、利肺氣、止咳嗽之效。
辨痰治咳,創治肺五法
韓明向認為,辨痰治咳是呼吸科望診的關鍵內容,對于明確病性具有重要參考價值。臨床可分為寒痰、熱痰、濕痰、燥痰、風痰。
寒痰咳嗽咳痰色白,清稀量多,咯之易出,無腥臭味,多與淚涕同出,遇冷則咳;小便清長,大便稀溏;面色蒼白,舌淡苔白而潤滑,脈緊。熱痰咳嗽痰黃帶綠,黏稠,咯之難出,有腥臭味;白黏痰難咳出,雖無腥臭味,也為熱;面赤,口干渴欲飲,尿短赤或黃,舌紅,苔黃,脈數。濕痰咳嗽痰白似牡蠣色,痰量多,容易咳出;體格偏胖,肢體困重,胸脘痞悶,腹脹,噯氣,大便稀溏,舌滑,苔厚膩,脈滑。燥痰咳嗽痰色白量少,黏稠不易咳出,好發于秋季,時痰中帶血,多見于陰虛體質,伴見口、唇、舌、鼻、咽、舌苔干燥,脈細。風痰咳嗽突發突止,以陣咳為主,痰多泡沫,喉中痰鳴,似無表證,或先有表證,表解后遷延不愈,常伴咽喉或喉下癢,遇刺激性氣味、冷空氣敏感,迎風而咳,舌苔薄白,脈滑?!毒霸廊珪た人浴吩唬骸翱茸C雖多,無非肺病?!表n明向詳辨咳痰性狀,確立治咳之策略,提出治肺五法,或溫,或清,或宣,或潤,或肅。
宣肺
肺主宣發,肺氣不宣,升降失司,表現為咳嗽氣逆、痰多胸悶,治宜宣肺。宣通肺中痰滯,發散外邪,肺氣得宣則其肅降功能亦得以恢復。常用藥物有杏仁、桔梗、射干、黃荊子、甘草、荊芥、防風、蘇葉、麻黃、桂枝、蟬衣、生姜、蔥白等。
肅肺
肺氣以肅降為和,肺氣不降,氣逆于上而見咳嗽。他臟功能失調,亦可累及肺,如脾失健運,痰濁內生,上干于肺,亦可致咳嗽。肅肺之法常用于表證已解而咳未止,但臨證若濫用肅肺,則易使外邪戀肺,常需宣肅并用,常用藥物有蘇子、白前、前胡、杏仁、旋覆花、半夏、葶藶子、紫菀、款冬花等。
溫肺
肺為嬌臟,喜溫而惡寒,咳嗽多感寒而發,溫肺可以散寒、祛痰、化飲。若見風寒咳嗽,與宣肺并用;若遇寒即咳或咳喘加重,痰清稀者,藥用紫菀、冬花、白芥子、金沸草溫肺止咳、化痰平喘;咳嗽氣急用麻黃桂枝溫肺平喘;痰多泡沫,苔白膩,用細辛、干姜溫肺化飲。
清肺
咳嗽證見表寒肺熱、客寒包火之證,宜選清肺之法,且應與宣肺并用,藥用桑白皮、地骨皮、馬兜鈴、枇杷葉、黃芩、蘆根、薏仁、冬瓜子、知母、貝母、生石膏等。肺為清虛之臟,清肺藥宜輕清為佳,代表方為瀉白散、麻杏甘石湯加減;痰熱蘊肺,咳嗽氣逆,痰多黏稠,痰黃,胸悶不舒,苔膩,脈滑數,用千金葦莖湯清熱化痰。
潤肺
燥痰咳嗽常用潤肺之法,藥用百部、紫菀、冬花、蘇子、沙參、麥冬、玉竹、瓜蔞、生地、玄參、蜂蜜、阿膠等。外燥用桑杏湯,內燥用沙參麥冬湯,涼燥加荊芥、防風、紫菀、款冬花,但若風寒去即停荊芥、防風。痰黏稠難咯加天冬、天竺黃、竹瀝、瓜蔞、黛蛤散等潤滑滌痰。韓明向指出若見寒包火,即使傷津也不可早用潤肺法,以免寒邪被遏,不易外達。
治咳喘宗新安,固本培元補脾腎
韓明向認為,痰飲是哮病、喘證、肺脹等慢性咳喘肺系疾病形成的病理因素,總屬陽虛陰盛、本虛標實之候。其本在脾腎虛寒,其標為外邪襲肺。素體陽虛復感外邪,痰飲阻于氣道,肺氣不降而見咳喘諸癥。然飲為陰邪,得溫則行,遇寒則凝。韓明向執仲景“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之法,根據新安醫學“固本培元”理論,從溫辨治咳喘,補脾腎以固本培元。溫陽化痰可以培補陽氣,陽氣足則溫煦推動作用正常,而飲邪自除,咳喘自平。
溫肺解表,散寒蠲飲
痰飲咳喘多病程較長,易反復發作,常因外感誘發,尤以感寒居多,外寒每易引動內飲而見咳喘發作。治療上既要外散風寒,又要內蠲痰飲。如哮病,韓明向認為在沒有合并呼吸道感染的情況下,寒飲所致哮病是臨床所見的大部分,尤以風寒外襲誘發者為多,證屬寒邪郁于肌表,痰氣交阻于肺。治哮多從寒哮論治,認為寒痰伏肺是哮喘發病的主要病理環節,而陽虛(或兼外寒)是哮喘發病的主要原因。另如肺脹,其發生乃肺本虛,復感外邪而誘發,寒邪引發居多。正如《諸病源候論·咳逆短氣候》云:“肺虛為微寒所傷,則咳嗽,嗽則氣還于肺間則肺脹,肺脹則氣逆,而肺本虛,氣為不足,復為邪所乘,壅痞不能宣暢,故咳逆短氣也?!薄№n明向臨證喜用射干麻黃湯、小青龍湯等古方。以干姜、細辛溫肺化飲,半夏溫利痰飲,麻黃溫肺平喘,但切忌一味強調大辛大熱之品,更不能妄用過多寒涼之劑。并自擬溫肺化飲方(炙麻黃、白芥子、紫蘇子、白前、金沸草等),性味多為辛苦溫之品,溫陽以治其本,化痰降氣以治其標,以起溫化宣散之功。
溫脾益氣,培土生金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發生病理變化時常相互傳變。如肺脹的病變首先在肺,繼則影響到脾,子盜母氣,脾失健運,可致肺脾兩虛,肺虛不能化津,脾虛不能轉輸,形成痰濁、水飲等病理產物。痰飲咳喘臨證治療不能單純從肺論治,須兼顧溫脾益氣,從而培土生金,以杜生痰之源,緩解期鞏固療效,預防復發,常選二陳湯、苓桂術甘湯、六君子湯等加減。尤其喜用黃芪建中湯,具有溫脾、健脾、益氣之功,培土生金以固其本。
溫腎化飲,納氣平喘
韓明向認為,肺脹病初以肺氣陽虛為本,日久終致腎陽虛,腎虛不能制水,則水不歸源,為痰為飲。且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久病肺腎兩虛。癥見咳逆喘息,呼多吸少,動則尤甚,痰清量多,畏寒肢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面足浮腫,舌淡暗而胖,苔白滑,脈多沉細弱等腎陽虛證。腎主水,腎陽不衰,既能溫煦脾土,又能化氣行水,溫腎陽以充全身之陽氣,元陽壯而陰翳消,痰飲自消,咳喘自平。治療上著重溫腎化飲,納氣平喘。韓明向喜用真武湯、補肺湯、金匱腎氣丸化裁,且多用補骨脂、巴戟天、淫羊藿、鹿角霜之品溫腎陽,尤其重用補骨脂?!侗静萁浭琛份d:“補骨脂,能暖水臟,陰中生陽,壯火益土之要藥也?!本哂醒a腎壯陽、納氣平喘的功效,且能溫補脾土,對腎不納氣之虛寒喘咳尤佳。
研發肺病驗方,編寫肺病專著
韓明向提出辨治肺病的獨特見解,形成諸多特色的肺病方藥,臨床療效顯著,頗具代表性的是從溫論治的化痰降氣膠囊和從虛瘀論治的參七蟲草膠囊。
化痰降氣膠囊,由白芥子、紫蘇子、金沸草等藥物組成,是韓明向治療寒痰伏肺證候的經驗方。白芥子、紫蘇子二者溫肺利氣,降氣化痰、止咳平喘;金沸草又名旋覆梗,為旋覆花的地上部分,性溫,味咸,微苦辛,具有肅肺降氣、豁痰蠲飲之功。諸藥合用,則可使痰化、氣暢,共奏溫肺降逆、化痰平喘之功。
參七蟲草膠囊,專為肺脹之肺腎虧虛、氣陰不足、瘀血阻肺而設,由西洋參、冬蟲夏草、三七組成。補益肺腎、活血祛瘀,為標本兼治之方。以西洋參為君藥,輔以冬蟲夏草益肺腎之精,佐以三七活血化瘀以治標。諸藥合用,配伍合理,標本同治,補虛不留邪,祛邪不傷正,遣藥精當,立意深明。全方切中“本虛標實”的基本病機,既補益肺腎,又活血祛瘀,標本同治,充分體現了中醫標本兼治及辨證與辨病相結合的特點。
韓明向學驗俱豐,著書立說,傳承精華,不忘初心,編寫特色的肺病專著多部,具代表性的有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現代中醫呼吸病學》《韓明向杏林耕耘60年》,以及科學出版社出版的《肺系病臨床方藥臻萃》。
我要留言(入住華醫百科、聯系醫師請留言)
專利;中醫資格證書正在辦理中;請留言! 已為 35684位醫師成功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