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1942年3月生,福建古田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廣東省中醫院)主任醫師。1986年、1995年兩次榮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第二、四、七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乳腺病重點??茖W術帶頭人,香港大學榮譽教授。
乳腺癌離我們有多遠?統計表明,平均每10萬名中國女性當中,就有37位乳腺癌患者。其發病率在30歲以后隨年齡增長而上升,并在55歲達高峰。
面對這個可怕的“粉紅殺手”,國醫大師林毅從醫近60年來,不斷從中醫經典汲取智慧,創下多個中醫乳腺病領域“第一”,牢牢打下中醫乳腺病學發展的根基,為廣大女性患者送來福音。
創乳科
成立全國中醫系統第一個乳腺病???/strong>
1942年3月20日清晨,林毅出生于抗日戰爭最艱難階段的一個西醫家庭。父親為女兒取名為“毅”,意在“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但愿女兒能傳承醫道,以仁心仁術大濟人世蒼生。
林毅說:“我這一生無論做什么事,只要努力認真踏實去做,多是成功的,這大概與我的名字有關吧?!绷忠阕鋈俗鍪聢猿帧爸v真話,吐真情,求真理”,沒有這種毅力是不可能實現的。
這樣的精神正體現在她在廣西中醫學院求學過程中,那時,為了集中精神背誦經典,林毅常常偷偷地爬上校園中的荔枝樹,躲在上面背書,“不熟背經典不下樹”,林毅打下了堅實的中醫基礎。直到今天,每每談及經典方藥時,她都會不假思索地背誦出醫書典籍的原文或論述。
年輕的林毅很快就嶄露頭角,當時還是實習生的她,已經可以獨立開方治愈疑難病患,這讓林毅第一次切身體會到中醫藥所具有的優勢和魅力,走中醫之路的決心也就更加堅定了。
1965年,畢業后的林毅來到桂林市中醫醫院,很快就成長為醫院外科的一名骨干力量。
在越來越多的臨床實踐中,她敏銳地感受到了那些飽受乳腺疾病折磨女性患者的痛苦。
為了找到比西醫治療常規手術更好的辦法,林毅開始在臨床大膽發揮中醫藥優勢,她繼承創新的“火針洞式烙口+提膿藥捻引流”的方法,可以讓乳腺炎膿腫期患者平均愈合時間比切開排膿少20天,達到了無需住院、創傷小、出血少、瘢痕小、療程短、不影響繼續哺乳之目的。
1980年,抱著發揮中醫特色與優勢的信念,她大膽提出了組建乳腺病??频脑O想,得到了桂林市中醫醫院領導的大力支持。隨后,全國中醫系統第一個乳腺病??瞥闪?。這給了林毅更大的作為空間。
1984年,林毅作為專業技術拔尖人才被任命為桂林市中醫醫院院長。上任伊始,她便提出了“以急診為龍頭,以專病建設為突破口”的發展思路,1995年,她所領導中醫乳腺??偏@批成為“全國中醫乳腺病醫療中心”建設單位,1997年7月通過專家評審驗收正式掛牌,當時在全國也是唯一一家。
精益求精的林毅在1996年11月被確定為第二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優異的成績,引起當時正走在發展快車道上的廣東省中醫院的注意。那時該院還沒有專門的乳腺科,乳腺病人還在外科治療。
面對越來越多的患者需求,求賢若渴的醫院領導人找到林毅,想請她做“擎旗人”,牽頭組建成立乳腺科。
但當時仍在發展期的桂林市中醫醫院卻無法割舍他們的林院長,當時桂林市衛生局已下文,讓已到退休年齡的林毅留任5年。
后經廣東、廣西兩地反復協商,時年55歲的林毅愿意接受挑戰,同時任廣東省中醫院乳腺科學術帶頭人、桂林市中醫醫院院長及乳腺科學術帶頭人。
“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
20世紀90年代,林毅在門診為患者診治。
揚優勢
從零開始五年建成國家級重點???/strong>
1997年7月,林毅來到廣東省中醫院籌備乳腺科。9月9日,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分院開業。
直到現在,林毅還記得那天的開業場景,“我們在一樓大廳搭了幾張大桌子做義診,全國各地病人慕名而來,一直到下午兩點多鐘才結束?!彼f。
當時二樓門診一半診室都留給乳腺科,所有的配套設備都是當時最先進的。
那天,林毅站在醫院的頂樓天臺,思緒翻涌,醫院提供這么好的條件,還有這么多有需求的病人,她頓感豪情滿懷,在內心暗暗地給自己樹立了一個夢想:在這片熱土上建立一個影響輻射海內外的中西醫結合乳腺病醫院!
但現實擺在林毅面前的卻是一支初見雛形的團隊,全科只有林毅一個主任醫師、一個副主任醫師以及兩三個主治醫師。
為發展壯大乳腺科,林毅和醫院商定后,采取“內培外引”的策略,從跟師、培訓、進修、引進等多方面提供平臺,在全國范圍內聚集一批青年才俊,并在院內遴選富有潛力的年輕醫生加入乳腺科大家庭,下大力氣培養結構合理的人才梯隊。
在她的推薦下,醫院從上海中醫藥大學、中山醫科大學、湘雅醫院等國內知名大學、三甲醫院招來專業人才,為新興的乳腺科帶來現代醫學新理念和新技術,并很快形成“臨床—影像—病理”的完整先進診療體系,進一步夯實了臨床實力。
短短3年后的2000年,乳腺科就獲批省級重點???,2002年獲批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五”重點??平ㄔO單位,并相繼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至“十三五”重點??茝娀ㄔO單位。短短五年間,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華麗蛻變。
蛻變的背后,離不開乳腺科強大的中西醫結合實力,尤其是獨特深厚的中醫藥特色優勢。
一直以來,中醫學對乳房疾病的研究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林毅逾半世紀的醫學生涯中,她從古代經典出發,認真研讀,不斷挖掘和整理歷代中醫文獻中的精髓。
她發現歷代中醫文獻對乳房的生理病理、病因病機、診斷治療、預防及護理等,均有非常豐富的記載,并可以在同一平臺上與現代醫學溝通以求達到共識。正是有了這樣的基礎,她才能在現代中醫乳腺病學上屢有建樹。
她用中醫的方法,帶頭攻破了被稱作“良性病中的惡魔”的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提出“燮理陰陽,立法衡通”中醫綜合療法進行治療,可實現創傷更小、療程更短、外形更美、功能更好、副作用更少的治療目標。
同時,林毅“識病為本,辨證為用,病證結合,標本兼治”的學術指導思想,也同樣在乳腺癌領域得到了應用和實踐檢驗。
通過運用中醫三因制宜觀念,林毅提出“乳腺癌分期辨治規范化”理論,確立了乳腺癌圍手術期、圍化療期、圍放療期及鞏固期的分期治療體系,并在臨床實施過程中驗證了這一理論的科學性,不僅符合乳腺癌臨床病機變化的特點,而且便于臨床實際操作。
她和團隊先后牽頭制定2010年中華中醫藥學會乳腺病防治協作工作委員會《乳腺癌分期辨證規范》、2018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乳巖(乳腺癌)圍手術期中醫診療方案及臨床路徑”等。
雖然在最初提出的時候,認同的人并不多,甚至有專家稱“中醫藥防治癌前病變沒有依據”。但林毅回答:“我有把握,這個把握來自于博大精深的中醫藥學?!?/p>
她還提出“中醫藥周期療法”治療乳腺增生以及干預癌前病變、“子午流注納支法”理論結合“健脾補腎生髓法”防治乳腺癌化療后骨髓抑制癥、“激素受體陰性重在健脾,激素受體陽性重在補腎”等重要學術理論,都充分地體現出她在中醫理論和實踐上融會貫通、推陳出新的境界。
研新藥
為經驗成果轉化樹立行業典范
在她的帶動下,一個影響全國,獨具特色的現代中醫乳腺病學科正在蓬勃發展。
而林毅卻把目光投向了更遠的地方,“當前,乳腺癌在中國的發病率正在日益上升,其上升趨勢已經超越了西方國家,在乳腺病領域還有許多問題有待攻克,任重而道遠?!彼f。
一個人的力量遠遠不夠,但一群人的力量卻可以齊心推動事業的發展。
作為一名師者,她常說,她就像樹根,扎好了基礎,重要的是讓弟子們開枝散葉、枝繁葉茂,才能造福更多的百姓。
“我對所有學生也都是毫無保留,傾囊相授,他們才是中醫藥的未來?!彼f。
她將自己的寶貴經驗毫不保留地傳授給年輕一輩。誨人育人,提攜后學不遺余力,毫無門戶之見。無論是師門弟子,抑或是博士生、研究生、進修生等,均視同己出。
無數跟過林毅的學生紛紛感慨:“在當今競爭如此激烈的大潮中,林老毫不保留地把平生的寶貴經驗和盤托出,太令人感動了!”她不僅傳授醫術,更以身作則弘揚了醫道。
她告訴弟子們,“身為中醫,必須首先汲取祖國數千年中醫藥知識精華,只有了解前人的學術精髓,才能在繼承基礎上創新發展?!崩^承不泥古,創新不離宗,這就得遍覽古籍、精讀經典、熟記方藥,傳承創新,不斷攀登科學的高峰,沒有捷徑可走。
“我的學生們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下茁壯成長為省內、國內有影響力的專家?!彼f。
他們中有成長為國家級二級學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秘書長,青年岐黃學者,廣東省杰出青年醫學人才,并且牽頭制訂了多部國家、行業乳腺病中醫、中西結合指南與共識,參與制訂多部西醫行業指南與共識。
在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林毅研制特色院內制劑14種。其中消癖系列口服液制劑,根據月經周期不同階段女性乳房生理病理特點,以“消、補、散、活、瀉”為法,為乳腺增生病中醫周期療法注入了活力,臨床運用三十余年取得滿意療效。
林毅在此基礎上優化形成“消癖顆?!?,自創方以來,經歷了十余年的研發歷程。榮獲國家發明專利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臨床研究批件,成功進行技術轉讓,并順利完成全國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2018年12月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藥證書,為基于“理—法—方—藥”模式的名老中醫經驗成果轉化樹立了行業典范。
“我只是他們的引路人?!绷忠阏f。這些年來,她主持舉辦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累計20余次,每年培養全國各地中醫骨干人才數以千計;多次受邀赴海外講學,定期開展中日互訪學術交流,任日本熊本機能病院名譽院長,榮獲美國中華醫學會“國際名醫獎”,學術聲望享譽海內外。
但每當看到學生們學有所成,各有所長,在中西醫業內外都能叫得出名號,才是她最開心、最自豪的時刻。
林毅(中)與廣東省中醫院乳腺科團隊。
愛患者
構建完整的乳腺病治未病體系
“沒有您就沒有今天的我!”這些話,有無數患者說過,“活菩薩”是患者對林毅的評價。
如今,年逾八旬的林毅仍奮戰在臨床最前線,雖然她有嚴重的腰椎骨折后遺癥,但她工作起來仍精神抖擻、思維清晰,像個不知疲倦的年輕人。
疫情期間,醫院多數普通門診暫停,心系患者的林毅讓團隊開通了“在線咨詢服務”,讓患者足不出戶就能與專家面對面交流互動,解除心中的疑惑。
對于林毅而言,大醫精誠是她畢生的信念,患者的需求是鼓舞她前行的不竭動力。
“林教授連煲藥方法、服用時間、平時做些什么運動、按哪些穴位這些細節全都囑咐好了?!被颊邚埌⒁瘫硎?,看林毅門診最大的感受是“細致”,許多發病原因、生活調理中遇到的問題,林毅都會一一講解。
她將中醫“治未病”的理念與乳腺疾病的防治工作結合,緊緊抓住情志因素、飲食起居等對人體的影響,在臨證時非常重視對患者進行心理治療,“強調養生先養心”。
為讓更多患者享受綠色健康的保健方法,遠離乳腺疾病,她構建了完整的乳腺病治未病體系,率先將情志療法、五音療法、運動療法、團體治療等引入乳腺病防治體系中。
她在經絡學說的基礎上,根據經絡、氣血、臟腑相關的理論結合意、氣、體創立了獨特的“女性養生導引功”。這套功法具有疏通經絡、運行氣血、納清吐濁、平衡臟腑、燮理陰陽之功,不僅對養生保健有良好功效,對乳腺增生病、乳腺癌患者也有較好的康復作用。
同時,她主張防治并重,身心同治,道術結合,編創“乳房保健八法”獲國家體育總局遴選為健身氣功運動處方。
“一個人一生決定做一件事情,就要把它做到極致?!彼晒Φ拿伢攀牵簭碗s的事情簡單做,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認真做。這是林毅一直以來秉持的理想信念?!俺梦业纳眢w還行,就多看幾個病人?!币舱驗槿绱?,她以仁心仁術閃耀杏林。
?林毅在多年臨床工作中始終堅持“平衡調治,守正和中”的指導思想,以平衡臟腑、顧護脾胃、培植元氣、扶正祛邪作為臨床防治乳腺癌的主要原則。
?隨著乳腺癌發生發展,在疾病不同時期正邪的盛衰處于不斷變化之中,臨證要四診合參,準確判斷邪正盛衰關系,于細微之處把握祛邪的方法和力度。
國醫大師、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林毅在多年臨床工作中始終堅持“平衡調治,守正和中”的指導思想,以平衡臟腑、顧護脾胃、培植元氣、扶正祛邪作為臨床防治乳腺癌的主要原則。在癌前時期,盡量做到阻斷其進一步發展;在乳腺癌發生后培植元氣,有效預防復發、轉移;在復發、轉移階段平衡調治,寓攻于補,使患者帶瘤生存,提高其生活質量。
1
平衡臟腑
整體觀念是中醫最大的優勢和特色。林毅認為,調節宏觀環境、平衡臟腑是中醫臨證最重要的指導思想,應貫穿于中醫治療乳腺癌全程。在乳腺癌治療過程中,無論患者處于疾病的任何階段,都應將調節內環境平衡作為首要治療原則,其重要性在圍手術期、圍化療期和鞏固期體現得尤為明顯。在圍手術期幫助患者調暢情志、調攝脾胃,圍化療期補益氣血、益腎生髓,使其能夠耐受手術及化療等綜合治療并積極配合;在鞏固期幫助患者積極建立新的內環境平衡,使癌細胞“種子”的余毒不能在機體“土壤”內生根發芽。
林毅認為乳腺癌的發生發展不僅在于癌細胞“種子”的存在,更在于機體為其塑造了一個適合其生存發展的內環境“土壤”。乳腺癌的發生主要是乳腺局部病變與全身機體功能失衡共同作用的長期演變過程。遺傳因素與感受致癌因子是引起乳腺局部病變的主要原因,機體平衡的打破為乳腺癌發生發展提供了這樣的土壤。不良的情志、飲食偏嗜、過勞等因素可影響臟腑、經絡、氣血功能的平衡狀態,機體功能平衡的打破存在量變與質變過程。林毅強調,氣滯、血瘀、痰凝、濕濁、火郁、食積等在乳腺癌的發生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在臟腑、經絡、氣血功能異常的基礎上進一步影響患者機體內環境的平衡,從而降低人體自身抗腫瘤細胞的能力,即影響癌細胞存在的“土壤”。因此,林毅提出中醫防治乳腺癌不僅應祛除“種子”,更應著眼于調整“土壤”,維護內環境平衡,從而提高自身抗腫瘤能力,使癌細胞再無可乘之機。這種能力不僅包括“補虛固本”,還包括清除體內病理產物如氣郁、痰凝、血瘀、濕濁、食滯等內生之邪的能力。即以平衡臟腑作為臨證指導思想,幫助患者重新建立內環境平衡的良好狀態。
2
顧護脾胃
林毅認為脾胃是臟腑平衡的先決條件。臨床治療過程中,患者的脾胃狀態不僅決定了其對藥物的接受程度,同時脾胃健運也可使患者能夠更好地補充營養。因此,顧護脾胃是臨證防治乳腺癌的重點環節,脾胃在辨證、用藥、生活調攝及判斷預后中都起著重要作用。
辨證論治重視脾胃
乳腺疾病與脾胃功能失調有關,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不足,沖任空虛,易致外邪乘虛而入,二者合而為病。脾胃運化失司,日久致水液停留,聚而成痰,痰濕氣血搏結于乳絡,日久發展為乳腺癌。乳腺癌復發轉移也與脾胃功能相關。林毅認為,正氣虧虛是乳腺癌復發、轉移的先決條件,而余毒未清是復發、轉移的關鍵因素。正氣虧虛與先天腎氣不足及后天脾胃失養相關。脾乃后天之本,后天失養,導致正氣虧虛,易致癌瘤復發轉移。因此,林毅認為,在乳腺疾病的發展傳變中,脾胃尤為重要,脾胃失衡既是疾病之源頭,又是疾病逐漸向惡性發展變化的重要條件。
林毅在臨床辨治乳腺疾病,尤其是乳腺癌時,往往從脾胃入手,重視病邪的狀態及發展進程。她強調明辨疾病發展過程中的條件,重視條件的形成和轉化,方能在病機變化環節中把握治療的策略和制定方案。
遣方用藥著眼脾胃
乳腺癌患者經歷手術后,易出現痞滿納呆、食后腹脹、惡心欲嘔等脾胃不和癥狀;而在化療期間,林毅認為因化療藥毒首先損傷脾胃,致胃氣上逆而發生嘔吐或脾虛失運、濕濁內停而生泄瀉等。因此在臨證中,林毅多選用健脾和胃的方藥,隨癥進行加減。而對于復發與轉移性乳腺癌,不論在何階段、何種情況,林毅皆主張“大病體虛,重在培中”。無論標本緩急,均重視脾胃的調治,提出“急則治標,顧護脾胃;緩則治本,調補脾胃;無證可辨,治以脾胃;病防漸進,培補脾胃”的策略。脾胃健旺,水谷得化,精微得布,方能轉化生機,正氣充足,病則無由而生;脾胃不衰,藥食得運,藥力得助,方使良藥得受,助正祛邪,病則無由而進。即使他臟有疾,亦賴脾胃飼以水谷藥食之精華,方能使臟腑安和,受藥以御病邪。因此,林毅強調無論用藥與病后調護,均應重視脾胃功能。只有脾胃健運,才能使肺氣調暢、肝氣得疏、腎氣充盈,方可五臟安和。正所謂培土榮木、培土生金、養后天補先天,一功多效,改善生活質量,以求達到長期帶瘤共存之目的。林毅提出在臨床具體用藥時,首當注意氣機升降,次則用藥宜慎,補勿過膩,攻勿太過,寒無過偏,溫無過燥,緊抓健運之機,謹防傷胃。
判斷預后源于脾胃
林毅認為乳腺癌的發生,以正氣虧虛為本,以氣滯、痰凝、血瘀、邪毒內蘊為標。乳腺癌患者經歷手術及放化療后,相關副作用進一步損傷正氣,加重因虛致實、因實致虛、虛實夾雜的復雜病理過程。其中,正氣虧虛是乳腺癌復發、轉移的根本原因,余毒未清是關鍵因素,痰瘀內阻是重要條件。晚期乳腺癌患者,正氣虛衰已極,不能抵御病邪。林毅強調,疾病進程中邪正交爭,正氣不敗即可扭轉病情,正氣衰竭則為難治之證。而脾胃受損則飲食百藥難以施用,五臟六腑難以濡養,諸病難治。林毅在長期臨床實踐中詳審病勢,皆先問其飲食、脘腹及二便等情況,以探脾胃之盛衰,在辨證精準的前提下,不論五臟六腑、寒熱虛實或表里陰陽,皆先調脾胃,以確保藥食正常納運。始終強調脾旺則臟腑皆得養,脾傷則生化乏源,正氣虧虛,使癌毒有可乘之機。因此,在臨證治療乳腺癌過程中,可通過評估脾胃功能判斷患者預后情況,同時根據其狀態調攝顧護脾胃,使疾病向愈。
日常調攝養護脾胃
林毅認為,在臨床治療之外,更應指導和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正如《內經》指出“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帮嬋胗谖?,游溢精氣”,所有食物均需經過脾胃功能的消化吸收,才能輸布全身。
養脾最好的季節是化生萬物之季的長夏,即每年7~8月。林毅在診療調攝過程中非常注重“順時氣而善天和”,并指出夏季保養脾胃的關鍵在于注意飲食衛生,節制飲食,少食肥甘厚味,胃喜暖惡寒,食品宜溫熱,空腹時尤其不宜食用生冷寒涼之品。這是因為,一方面長夏食物易變質污染,夏季脾胃功能本偏弱,如多食生冷之物,脾胃更易受損;另一方面氣候潮濕,脾胃往往受濕邪困阻而使消化吸收功能低下,故不可忽視對脾胃的保護。因此,林毅主張即使是進入夏季,氣候較為炎熱,但女性尤其是乳腺疾病患者仍需慎食生冷。春夏為生發、生長之季,萬物繁榮,陽氣蒸騰,人體腠理漸開,出汗的過程也是氣血、能量、陽氣宣泄于外的過程。夏季陽氣向外發散而體內陽氣虛耗,此時如不注意保護陽氣,反而嗜食生冷,則易致寒邪入侵,損傷脾胃。
脾胃在五行中屬土,以五谷為養,如小米、黑米、高粱、玉米、燕麥、紅薯、馬鈴薯、蕎麥等。同時應注意三餐定時有度,對于中老年人,則需注意“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應當“食無求飽”。脾胃為后天之本,是全身營養物質攝取之源,飲不可過,過則濕困難化;食不可過,過則壅滯不消。若長期飽食膏粱厚味,則會形成食積、氣滯、痰濁或瘀熱,故林毅常囑患者“勿極饑而食,食不過飽”。
同時,林毅經常勸解患者在日常飲食中增加谷物、豆類、粗糧、瓜果蔬菜的攝入比例,對于瘦肉、淡水魚、蛋類和乳制品等,也可在進行營養合理搭配后放心食用。通過總結多年臨床經驗,林毅創制“五蔬飲”(用黃瓜、芹菜、圓椒、蘋果、雪梨五種蔬菜水果榨汁)、“紅棗薏米粥”(紅棗、薏米、小米、高粱米等煮粥,隨餐飲用)等食療方。
除了飲食調護,林毅亦注重怡情養脾。不良情緒的過分刺激,亦可影響脾胃功能。如大怒之后,肝氣橫逆,肝木乘脾而發生腹脹、消化不良等;又如思慮過度,氣滯不暢,導致運化失常發生飽脹等癥。
3
培植元氣
滋養腎氣,固護先天
林毅極為重視腎及腎氣的作用,認為腎是人體“精神之所舍和元氣之所系”,且十分認同“五臟之真,唯腎為本”之說,皆因腎乃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所藏之精是人生殖、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腎主骨生髓,髓海足則精血盛,髓海虛則精血竭,故培植元氣不僅可以防治化療期間骨髓抑制,還可以預防乳腺癌骨轉移。同時,腎中元陽元陰為一身陰陽之根,溫煦濡養著臟腑、組織,是激發、推動各臟腑功能活動的原動力。因此,林毅臨證十分注重固護先天,培植元氣。若先天得固,腎氣充足則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其生存時間。
脾腎雙補,培正固本
脾之運化有賴于腎陽的溫煦,腎精充足需依賴于血的滋養。先后天之精微相互補充,既是臟腑功能活動的保障,又是腎得以封藏精微及其生理功能正常發揮的前提。由此可見,臟腑之生機在腎,補養在脾,臟腑失調、脾腎俱虛時,應補脾以資化源、益腎以固根本。林毅在臨證中常用六味地黃丸合四君子湯加減,預防與抑制癌瘤的復發、轉移。如乳腺癌患者在圍化療期及鞏固期常出現頭暈目眩、面色少華、耳鳴、脫發、氣短乏力、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脹、惡心、嘔吐物清稀無酸臭味、形寒肢冷或五心煩熱、腰膝酸軟、月經失調、小便頻數而清或夜尿頻、大便完谷不化或便秘、舌淡苔薄白、脈細弱無力等脾腎兩虛之候,治療當施以脾腎雙補。
4
扶正祛邪
《醫宗必讀·積聚》云:“積之成也,正氣不足,而后邪氣踞之?!币虼肆忠阏J為防治乳腺癌復發、轉移應重視扶正祛邪,正所謂養正積自消,祛邪助瘤除,提倡扶正為主、祛邪為輔。在乳腺癌的治療中,“守正”的本質并非純補,而是指恢復機體內環境的平衡。乳腺癌的發生發展與復發轉移是因虛致實、因實更虛、虛實夾雜、痰瘀交阻、瘀毒致變的復雜病理過程。正氣不足是邪氣聚集為患的前提,因此乳腺癌治療全程均應重視扶正,扶正是為祛邪創造條件。臨證需仔細辨識機體氣、血、陰、陽孰盛孰衰,切忌十全大補、面面俱到。扶正與祛邪當配合得當,詳審邪正盛衰,評估扶正與祛邪之間的輕重緩急,權衡利弊。常用的扶正法有益氣健脾、滋陰補腎(或溫陽補腎)和脾腎雙補,具體運用時還應根據各臟腑的生理和病理特點及其虛損癥見進行調治。祛邪包括祛除濕滯、痰濁、血瘀和癌毒等病理產物,邪毒之因不同,則治療方法各異。
隨著乳腺癌的發生發展,在疾病不同時期正邪的盛衰處于不斷變化之中,如疾病早期正虛尚不明顯,病性以邪實為主;疾病中期,因病情發展正氣漸弱,而手術和化療進一步耗傷正氣,則轉入虛實夾雜的狀態;疾病晚期,隨著癌毒持續耗損正氣,氣血羸弱,機體不耐攻伐,唯有以扶正為主方能挽回生機,待正氣充足,方可適時運用平和之品祛邪,以求人瘤共存。因此,臨證要四診合參,準確判斷邪正盛衰關系,于細微之處把握祛邪的方法和力度?!?/span>
我要留言(入住華醫百科、聯系醫師請留言)
專利;中醫資格證書正在辦理中;請留言! 已為 35684位醫師成功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