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1943年2月12日出生于江蘇高郵,中醫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主任醫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家中醫體質與治未病研究院院長。
王琦于1961年至1976年擔任江蘇省高郵市人民醫院醫師;1977年至1978年擔任江蘇省高郵市中醫院醫師;1980年獲得中國中醫研究院碩士學位,之后留校工作,擔任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部教研室主任;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5年至1990年擔任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部副主任;1989年至1990年擔任比利時歐洲中醫大學副研究員;1991年至1994年擔任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部副主任;2001年—至2010年擔任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中醫體質與生殖醫學研究中心主任 ;2017年擔任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家中醫體質與治未病研究院首任院長;201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20年被聘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2021年擔任北京中醫藥大學王琦書院院長。
王琦構建并完善了中醫體質學、中醫男科學、中醫藏象學、中醫腹診學四大學術體系,開拓了中醫原創思維、中醫未病學等新的學科領域
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家中醫體質與治未病研究院于2017年12月29日正式掛牌成立,為直屬于北京中醫藥大學的無行政級別獨立科研機構。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家中醫體質與治未病研究院設立中醫治未病理論和應用研究、中醫體質和健康判定標準化及辨識技術研究、中醫體質與慢病防治研究、中醫體質與病因研究、中醫體質干預和評價研究、中醫體質健康管理研究六個研究方向。目標是保持我校中醫體質學和中醫治未病學科在全國的領先地位、為國內高等中醫藥院校新興學科提供范例、打造世界一流學科,順應健康醫學和個體化醫學的朝向,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家中醫體質與治未病研究院實施“學術委員會”指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學術委員會成員由校內專家、校外相關領域的院士、國醫大師、長江學者、知名專家組成。
所獲榮譽
2021年12月,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家中醫體質與治未病研究院被全國科技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擬表彰為“ 全國科技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根據2022年2月北京中醫藥大學網站顯示,王琦先后培養學術繼承人、博士后、博士、碩士研究生共120名,各省市研修人才數十名
科研成就
根據2022年2月中國工程院網站顯示,王琦從事中醫體質研究41年,發現中國人九種體質類型及體質和疾病相關性。創立中醫體質學新學科,制定中國首部體質分類行業標準,創建體質辨識法,為中醫科學創新成果進入國家公共衛生體系的歷史性突破。開創中醫男科學,首創調整體質治療男性不育、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等疾病,研發國家三類新藥2項 。
根據2022年2月中國工程院網站顯示,王琦先后以第一或通信作者發表中英文論文430余篇。
根據2022年2月中國工程院網站顯示,王琦先后主持國家級課題15項,并擔任“973”項目首席科學家 。
根據2022年2月中國工程院網站顯示,王琦先后以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9項;國家發明專利18項,研發國家新藥2項 。
我要留言(入住華醫百科、聯系醫師請留言)
專利;中醫資格證書正在辦理中;請留言! 已為 35684位醫師成功辦理